chume
chume
  • 想像扶輪社
  • 扶輪傳承
    • 扶輪起源
    • 認識扶輪
    • 社團定位
    • 社徽理念
    • 財務資訊
  • 世代共好
    • 地區總監
    • 輔導主委
    • 輔導顧問
    • 創社社長
    • 組織架構
  • 社員介紹
    • 職業分類
    • 理事成員
    • 扶輪社員
    • 扶青社員
    • 榮譽社員
  • 公益服務
    • 年度服務計畫
    • 根除小兒麻痺
    • 跨年偏鄉營隊
    • 憨兒陪伴活動
    • 盲人環台路跑
    • 綠建庇護園區
    • 職業服務表彰
    • RYE青少年交換
    • NGSE新世代交換
  • 活動花絮
    • 活動影片
    • 活動照片
  • 想像行事曆
  • 更多
    • 想像扶輪社
    • 扶輪傳承
      • 扶輪起源
      • 認識扶輪
      • 社團定位
      • 社徽理念
      • 財務資訊
    • 世代共好
      • 地區總監
      • 輔導主委
      • 輔導顧問
      • 創社社長
      • 組織架構
    • 社員介紹
      • 職業分類
      • 理事成員
      • 扶輪社員
      • 扶青社員
      • 榮譽社員
    • 公益服務
      • 年度服務計畫
      • 根除小兒麻痺
      • 跨年偏鄉營隊
      • 憨兒陪伴活動
      • 盲人環台路跑
      • 綠建庇護園區
      • 職業服務表彰
      • RYE青少年交換
      • NGSE新世代交換
    • 活動花絮
      • 活動影片
      • 活動照片
    • 想像行事曆
  • 想像扶輪社
  • 扶輪傳承
    • 扶輪起源
    • 認識扶輪
    • 社團定位
    • 社徽理念
    • 財務資訊
  • 世代共好
    • 地區總監
    • 輔導主委
    • 輔導顧問
    • 創社社長
    • 組織架構
  • 社員介紹
    • 職業分類
    • 理事成員
    • 扶輪社員
    • 扶青社員
    • 榮譽社員
  • 公益服務
    • 年度服務計畫
    • 根除小兒麻痺
    • 跨年偏鄉營隊
    • 憨兒陪伴活動
    • 盲人環台路跑
    • 綠建庇護園區
    • 職業服務表彰
    • RYE青少年交換
    • NGSE新世代交換
  • 活動花絮
    • 活動影片
    • 活動照片
  • 想像行事曆

扶輪是由寬容、親善與服務的精神中誕生


扶輪社創辦人 保羅·哈里斯 PAUL HARRIS

扶輪起源

Paul Harris
想像扶輪社

扶輪的定義

扶輪是個結合全世界事業及專業的領導人士的一種組織,提供博愛的服務,在職業方面鼓勵崇高的道德標準,並幫助建立世界的親善與和平。 

扶輪的座右銘

扶輪社的座右銘是「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及「服務最多 收穫最大 One Profits Most Who Serves Best」。而扶輪基金會的座右銘是「行善天下 Doing Good in the World」。

Paul Harris創辦扶輪的時代背景

扶輪的發源地 – 芝加哥市,在1833年時,人口只有300人,當時還是個與美洲原住民交易的部落。


30年後的南北戰爭(1861~1865)時,芝加哥市人口已成長到30萬人,之後由於歐洲大量移民美國及工商業快速發展,人口更往都市集中。


1890年芝加哥人口已成長至170萬人成為美國第二大都市,其中1/3由國內流入,2/3是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義大利、波蘭等外國移民,短短60年間人口增加近5700倍。


由於市區發展過速,且語言不通,各國移民各自在市內形成小集團的社區,語言不通的窮人也自成一區,芝加哥雖在進步,但貧困也一直在快速增加。


芝加哥終於成了一個混亂的城市,到處充滿暴力頭目(政治頭目、經濟頭目犯罪集團等),使芝加哥成為一個道德淪喪的城市,人民生活在恐懼、貧困、互不信任及孤獨之中,沒有友誼,沒有公理正義,也沒有商業道德,每一個人都很寂寞、都渴望有足以交心的朋友。

Paul Harris的誕生(1868年)以及在芝加哥市的律師生涯

1868年4月19日Paul Harris出生於威斯康辛州,而在佛蒙特州(Vermont)的韋倫福特(Wallingford)由其祖母養育,先後進入佛蒙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愛俄華大學。1891年從愛俄華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曾從事新聞記者、教師、股票公司經紀人等不同行業,之後到芝加哥執業律師。


1900年時他雖是芝加哥律師公會及記者協會的會員,但卻得不到足以交心且能信賴的朋友,而甚為寂寞,而且當時芝加哥市的混亂,人與人之間充滿著恐懼與不信任感,使他興起「是否能聚集各種不同職業人士,進行兄弟般交誼」的期盼。

扶輪的誕生

1905年2月23日,Paul Harris(37歲)與他三位朋友,煤炭貿易 Silvester Schiele(35歲),礦冶工程師 Gustavus Loehr(41歲)及成衣商人 Hiram Shorey(43歲),共四個外地人,在他的芝加哥律師事務所正式成立了第一個扶輪組織,他所倡導的利人利己與服務社會的理念,很快得到其他人的認同。


最初規定每次例會輪流在每位社友的辦公地點舉行,所以當有人提議正式命名的時候,發起人Paul Harris建議採用扶輪俱樂部(Rotary Club)這個名稱,源自於輪流(Rotation)的意義,而後因社友的增加,集會地點就不再限於社友辦公地點,而改在其它場所,但Rotary Club卻一直沿用至今。


當時成立的芝加哥扶輪社是以一業一人為鐵則,社友均為各種不同職業的代表人士,並且在社員間進行所謂的互惠交易,即是對社友的交易訂單均視為兄弟所託一樣,不期賺暴利,而只在原價加上合理利潤,來提供優良品質的產品。

Paul Harris的理想 – 不僅為社員追求利益,更要為眾人的福祉而努力。

台灣第一個扶輪社

戰後台灣第一個扶輪社名為台北扶輪社,由昆明扶輪社之成員協助成立,但英文社名為「Rotary Club of Taipei」,與臺灣日治時期台北扶輪社不同;新的台北社於1948年2月5日成立於台北招待所,同年10月9日舉行授證典禮,創社時社員有33名,主要成員為從大陸遷來到台灣之扶輪社員以及外國駐華官員,創社社長為嚴家淦(後來擔任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

知名扶輪社員

加入扶輪的10個原因

想像扶輪社

友誼

在一個越來越複雜的世界,扶輪社提供了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對於友誼及聯誼的需求。這是扶輪之所以創立於1905年的兩項理由之一。 

事業發展

創立扶輪的第二項理由是:事業發展,每個人都須要人脈。扶輪是由各種事業的人所組成,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扶輪社員能彼此戶助。 

個人成長及發展

每次例會都是聆聽不同演講人及當前各種話題的機會。加入扶輪能在人際關係及個人發展方面繼續個人的成長及教育。 

領導能力發展

扶輪是一個由一群領導人及事業有成就的人所組成。擔任扶輪職務就在接受大學教育,所謂領導能力是指:學習如何激勵’影響’及領導一些領導人。 

樂趣

扶輪很有趣,許許多多的樂趣,扶輪社計劃有有趣。社交活動也有趣.服務也有趣。 

全家的計劃

扶輪提供全世界最大的青少年交換計劃,有高中及大學的扶輪社團是為培養未來的扶輪社員而設,寶眷有機會參與扶輪活動並舉辦許多能促進家庭成員成長以及培養家庭價值觀念的活動。

培養道德觀念

扶輪社員奉行規範個人道德標準的四大考驗。扶輪社員應該在事業及個人關係上遵守道德標準。

瞭解不同的文化

你會在世界各地的扶輪發現到每一宗教國家、文化、種族、信仰、政治理念、語言、膚色、及族群。扶輪是全世界來自不同背景的最傑出公民的縮影。扶輪社員們都瞭解他們的文化差異並學習喜愛跟各地的人一起做事,在這個過程他們成為本國更優秀的公民。

能有為人服務的機會

扶輪是一個社團,它的事業在於人類。它的產品是服務,扶輪社員面對當地社區及國際社區服務,也許這是成為扶輪社員的最佳理由,讓你有機會替別人做一些事,在過程中體會自我實踐,以及那種滿足感會使自己的生活充實,扶輪是一個使人收獲良多的社團。

馬上申請加入

扶輪相關網站

想像扶輪社
想像扶輪社
想像扶輪社
想像扶輪社
光耀扶輪館 想像扶輪社
想像扶輪社
想像扶輪社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
多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TRYEX)
 想像扶輪社
公益扶輪網 想像扶輪社
end polio 想像扶輪社

© 2025 台北想像扶輪社保留所有權利。

  • 想像扶輪社
  • 財務資訊
  • 職業分類
  • 想像行事曆

台北想像扶輪社官網使用 cookie。

我們會使用 cookie 分析網站流量,並為您最佳化網站的使用體驗。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即表示您的資料會和其他使用者的資料進行整合。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