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社創辦人 保羅·哈里斯 PAUL HARRIS
扶輪是個結合全世界事業及專業的領導人士的一種組織,提供博愛的服務,在職業方面鼓勵崇高的道德標準,並幫助建立世界的親善與和平。
扶輪社的成員稱為「扶輪社友 Rotarians」,扶輪社的座右銘是「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及「服務最多 收穫最大 One Profits Most Who Serves Best」。而扶輪基金會的座右銘是「行善天下 Doing Good in the World」。
扶輪的發源地 – 芝加哥市,在1833年時,人口只有300人,當時還是個與紅番交易的部落。
30年後的南北戰爭(1861~1865)時,芝加哥市人口已成長到30萬人,之後由於歐洲大量移民美國及工商業快速發展,人口更往都市集中。
1890年芝加哥人口已成長至170萬人成為美國第二大都市,其中1/3由國內流入,2/3是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義大利、波蘭等外國移民,短短60年間人口增加近5700倍。
由於市區發展過速,且語言不通,各國移民各自在市內形成小集團的社區,語言不通的窮人也自成一區,芝加哥雖在進步,但貧困也一直在快速增加。
芝加哥終於成了一個混亂的城市,到處充滿暴力頭目(政治頭目、經濟頭目犯罪集團等),使芝加哥成為一個道德淪喪的城市,人民生活在恐懼、貧困、互不信任及孤獨之中,沒有友誼,沒有公理正義,也沒有商業道德,每一個人都很寂寞、都渴望有足以交心的朋友。
1868年4月19日Paul Harris出生於威斯康辛州,而在佛蒙特州(Vermont)的韋倫福特(Wallingford)由其祖母養育,先後進入佛蒙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愛俄華大學。1891年從愛俄華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曾從事新聞記者、教師、股票公司經紀人等不同行業,之後到芝加哥執業律師。
1900年時他雖是芝加哥律師公會及記者協會的會員,但卻得不到足以交心且能信賴的朋友,而甚為寂寞,而且當時芝加哥市的混亂,人與人之間充滿著恐懼與不信任感,使他興起「是否能聚集各種不同職業人士,進行兄弟般交誼」的期盼。
1905年2月23日Paul Harris與他三位朋友,煤炭商Silvester Schiele,礦冶工程師Gustavus Loehr及成衣商人Hiram Shorey,共四個外地人,在他的芝加哥律師事務所正式成立了第一個扶輪組織,他所倡導的利人利己與服務社會的理念,很快得到其他人的認同。
最初規定每次例會輪流在每位社友的辦公地點舉行,所以當有人提議正式命名的時候,發起人Paul Harris建議採用扶輪俱樂部(Rotary Club)這個名稱,源自於輪流(Rotation)的意義,而後因社友的增加,集會地點就不再限於社友辦公地點,而改在其它場所,但Rotary Club卻一直沿用至今。
當時成立的芝加哥扶輪社是以一業一人為鐵則,社友均為各種不同職業的代表人士,並且在社員間進行所謂的互惠交易,即是對社友的交易訂單均視為兄弟所託一樣,不期賺暴利而只在原價加上合理的經費來提供優良品質的產品。